茂名市中心血站
  • 当前位置:首页--我与献血的故事
    • 献血人物丨为陌生的你,我愿时刻准备着
    • 发布时间:2025/9/29  浏览次数:160
    •                     ——邓广生

       

       

      2004年,一名大学新生怀着忐忑的心情走向献血车,这是邓广生人生中第一次尝试无偿献血。然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不合格的结果让当时不懂任何献血知识的他带着困惑和不安离开了,也因此不敢再参与无偿献血。那时的他不会想到,十七年后,这段未完成的献血经历将开启一段不平凡的热血旅程。

      2021年12月8日,这一天邓广生永远也不会忘记。当时正在出差的他接到战友电话,得知老连长英年早逝的噩耗。悲痛中,他在街头漫无目的地行走,直到看见那辆无偿献血车——老连长生前也常参加无偿献血。这个想法让他鼓起勇气再次踏上献血车,他要用特殊的方式纪念逝去的战友。

      当邓广生再次走进茂名市中心血站的采血大厅,打算进行第二次无偿献血时,感受的不再是忐忑。这一次,血站工作人员专业而细致的讲解,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他心中的许多疑问。这一刻,他豁然开朗,无偿献血于他而言,不再仅是一份善举,更成为一项他能够深入理解并坚定同行的事情。

                        用亲情作后盾,父爱化为铠甲

      和许多家庭一样,邓广生的家人起初也深受“精气血乃人之根本”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他多次参与无偿献血深感忧虑。面对家人的不解,邓广生没有回避,而是主动当起了“科普员”。他耐心解答,用科学的道理逐一消除了家人对“血液被私下转卖”、“献血会感染疾病”等坊间传言的深深顾虑。在他的努力下,家人的态度逐渐从担忧转变为理解,最终成为坚定支持他善举的坚强后盾。

      无偿献血的经历,特别是自身角色的转变,让邓广生对无偿献血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成为一名父亲后,那份对孩子的爱变得无比具体而柔软。也因此,看到血站宣传屏幕上那些与病魔抗争的小小身影,带给他的冲击也更为沉重。他清醒地认识到个人力量的局限,但正因如此,他觉得自己更应义不容辞地坚持下去,用自己有限的奉献,为那些素未谋面的家庭,换取一份生的希望。

                      自律与奉献,热血带来的双重馈赠

      无偿献血在为他人点亮生命之光的同时,也反过来照亮了邓广生的生活。为了保持最佳的身体状态定期参与无偿献血,他养成了一种更为自律的生活方式:坚持锻炼、规律作息、保证饮水。而谈及收获,他没有豪言壮语,唯有发自内心的踏实与欣慰:“每次收到血液检测合格的通知,就意味着自己献出的血液能够帮到有需要的人,这份开心是最真实的。”

      至今为止,邓广生已参与无偿献血55次,献血总量达21800毫升。

      在邓广生身上,退伍军人的责任、建筑师的严谨与父亲的深情,通过无偿献血这条纽带,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他的善行,不仅是一份爱心的叠加,更是一种力量的延续:对战友的怀念,延续为对陌生生命的守护;对家庭的挚爱,蔓延成对社会的温情。在这条用热血铺就的长河里,他默默前行,让奉献之爱如涓涓细流,持续温暖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