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日报》热点评说:
茂名日报前天报道,在“6•14世界献血者日”当天,茂名市直机关工委、茂名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联合组织市直机关党员干部职工开展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集中行动,共有255名党员干部职工现场献血,捐献血液量达56400毫升。笔者要为开展这样的集中行动点赞!
开展无偿献血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受传统观念等原因的制约,无偿献血还需更多人群参与。如何在全社会营造“无偿献血,互帮互助”的正能量,让更多人自觉投身到无偿献血中来。笔者认为:
一要靠大力宣传。让相关法律和无偿献血知识、常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特别要改变一些人“血液被抽走等于抽掉元气和精魂”的错误认识,勇敢参与到无偿献血奉献爱心的热流中。要针对公众对无偿献血可以享受的待遇一知半解等状况,大力宣传无偿献血的优惠待遇等方面政策措施,使大家认识到献血“既可以让自己得益、又可以让家人得益”,从而更积极地、更主动地参与无偿献血。
二要领导带头示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各级领导干部身体力行,带头无偿献血,倡导广大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投身到无偿献血中来,从而带动全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都来参与。
三要健全落实激励机制。虽然无偿献血提倡献血者不领取任何报酬,但在现实中,适当的激励有助无偿献血的开展。在政策层面上,尽可能扩大无偿献血在献血者家人、亲属上用血的优惠待遇,并且要确保这些政策措施不折不扣地执行,而不是停留在文件中,隔绝在“最后一公里”外。对机关、企事业单位中无偿献血的人员,可以适当给予补假,让他们享受“精神福利”,或可给予适当的营养补助。另外,还可以把参加无偿献血作为大中学开展评先评优的标准之一,从而调动大中学生群体的积极性、主动性。
四要创新工作方式。组织无偿献血的具体实施部门,可以结合实际,创新无偿献血的组织形式,扩大实际效果。如结合学生活动情况,在学校设立献血点,积极动员学生无偿献血;在献血现场派遣心理医生,对参与献血的人员开展心理抚慰;为献血者提供免费餐饮等等。
相信通过种种方式,不用多久,在茂名大地上,志愿参与无偿献血将蔚然成风,成为一种文明新风尚。(温健强)
(摘自2015.6.17《茂名日报》)